索引号 | 5304002020112349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0-01-17 |
江川区控制住星云湖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
2019年,江川区紧盯星云湖水质脱劣目标,加快工程治理,压实河湖长责任,湖水水质总体稳定向好。截至2019年12月,湖心断面水质达Ⅴ类,氨氮指标比上年下降50%,近10年来首次控制住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
从去年夏季开始,居住在星云湖西岸的群众都反映蓝藻少了,恶臭味也闻不到了,连岸边的水也变清了许多。
这些改变都归功于星云湖1号水质提升站的建立,该工程采用“压力控藻+生态净化工艺”,通过5套原位深井蓝藻处理装置和4套水质生态净化装置对星云湖水进行“透析”,实现原位水体置换,提高水体透明度,促进星云湖沉水植物及水生态的恢复。5口深井和4个水质提升站点均分布在星云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方位为星云湖“脱劣”。
星云湖1号水质提升站于2019年11月中旬完工,11月底进行调试,12月5日正式运行,运行后出水指标达到Ⅳ类。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工程每年能处理星云湖湖水约1.56亿立方米,日处理量可达43万立方米。
为有效减少星云湖藻类生物量,削减内源污染,江川区还在星云湖北岸建设了藻水分离站,采用高科技工艺,将蓝藻与湖水进行分离,促进星云湖水质恢复。
据介绍,在风力的作用下,星云湖蓝藻会沿风向往北岸汇集,现在湖面增加了两条共4.7公里的V字形围隔,在风力和V字形围隔的作用下,星云湖湖面上的大部分蓝藻会汇集到打捞平台附近,使打捞平台附近的藻浓度变高,大大提高了星云湖藻水分离站提取藻浆的浓度,处理效果明显。
星云湖北岸藻水分离站投入运营以来,每天可处理藻浆5000立方米,产出藻泥50吨左右。每年可处理藻浆40万立方米,可从星云湖中带走总氮约65吨、总磷3.8吨、蓝藻干物质800吨,有效减少藻类生物量,削减内源污染,可基本清除星云湖北部水域蓝藻水华堆积和恶臭现象。
星云湖自2002年蓝藻大面积暴发以来,每年5月至12月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为此,江川区积极采取整治措施,先后用机械除藻、仿生式除藻、NAC除藻、鲢鳙鱼除藻、原位控藻、藻水分离等方式清理蓝藻,同时借鉴国内外治湖经验,实施了环湖截污治污、底泥疏挖及处置、四退三还、环湖村落截污治污等工程,从外源上防污控污,配合内源控藻治藻工程,共同削减星云湖污染,促进水质变清。
为进一步削减面源污染,2020年,江川区计划在沿湖镇(街道)环翠大线以下、大铁线以下、晋思线(前卫段)以下等坝区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实施生态烟叶(绿色水稻、荷藕)种植计划,在防控面源污染的同时进行生态修复,力促星云湖恢复“百里湖光小洞庭”美景。(玉溪日报通讯员 吉桂琼)
相关阅读:
- 通海县杞麓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三期)项目1:500地形图测绘 成交公示 2025-07-21
- 省人大常委会到我市开展河(湖)长制督察 2025-07-18
- 我市着力抓好杞麓湖拦蓄带运行管控 2025-07-15
- 通海县杞麓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三期)项目1:500 地形图测绘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7-07
- 星云湖保护治理动员大会召开 2025-07-04
- 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守护一方生态美景 2025-07-03
- 路居古榕,演绎人湖树共生共荣千年神话 2025-06-25
- 星云湖保护技能竞赛举行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