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21363767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2-07-19 |
通海县积极推动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
近年来,通海县以种植主体和生产方式转变为重点,引导农民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健康发展。
走进秀山街道的农田里,900余亩水稻随风摇曳,绿色、黄色、红色等不同品种的彩色水稻构成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稻田画”。从秀山街道金山社区八组的农田小路一路向东,沿途的农田里不再是单一的芹菜、甘蓝,大片水稻、玉米、大豆等生态保育型农作物交替映入眼帘。
在河西镇解家营村,鲜食玉米地和长势喜人的烤烟地一片连着一片,绵延不绝。农民们来回穿梭于田间,进行施肥、除草。
地处杞麓湖西北岸纳古镇纳家营村的“海泥田”里,130亩莲藕、慈姑已进入旺盛生长期。同时,杞麓湖北岸四街镇十街村6月份种下的20余亩莲藕也在茁壮成长,荷叶在碧波荡漾的水面随风摆动,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一道道风景。
今年以来,通海县结合市场需求,经过产值论证和试验示范,以河西镇为中心发展鲜食玉米种植5万亩。据介绍,按河西镇今年种植3万亩鲜食玉米计算,能够减少农药使用量25吨,减少化肥施用量1500多吨,能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压力。此外,鲜食玉米秸秆通过喂养牲畜后可还田利用,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悉,今年通海县重点突出临湖核心区种植结构调整,坚持和践行“严管严控”策略,引导农户扩大烤烟、水稻、荷藕等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种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积极推动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截至6月底,通海县杞麓湖临湖核心区完成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种植9.4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2.88万亩,水旱轮作示范和环境友好型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溪日报通讯员 佟薇 赵明波)
相关阅读: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烹饪实训中心建设及运营服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7-30
- 元江山地农业“飞”出新高度 2025-07-30
- 元江山地农业“飞”出新高度 2025-07-30
- 玉溪师范学院(中央专项)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建设-数字化设备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2025-07-29
- 国家税务总局通海县税务局非执法类辅助性服务及后勤辅助性服务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7-29
-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落实见效 2025-07-29
- 秉持诚意和原则,推动中美经贸相向而行(钟声) 2025-07-29
- 玉溪建设透明配电网营造可靠用电环境 2025-07-29
- 玉溪师范学院(中央专项)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建设-版画设备采购(二次)竞争性谈判公告 2025-07-28
- 玉溪师范学院(中央专项)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建设-金木土石布设备采购成交结果公告 2025-07-28